首页

足控女王调教

时间:2025-05-23 12:56:55 作者:我国钻井技术获“数智”突破 “硬核”技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浏览量:99348

  中新网上海11月10日电 (记者 陈静)新闻教育家、文学家、翻译家谢六逸是复旦大学新闻学系首任系主任,是中国早期新闻教育的开拓者之一。

  记者10日获悉,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《谢六逸全集》(20册)在沪揭幕发布。《谢六逸全集》(20册)择优选择底本,按照时间顺序收录了谢六逸先生的学术著作、文艺创作、报刊文章等全部著作,并附有谢六逸先生的照片、手稿等图片资料,对于理解、研究谢六逸的人生、文学以及新闻思想具有重要文献价值。

《谢六逸全集》(20册)在沪揭幕发布。(复旦大学供图)

  据悉,谢六逸在早稻田大学求学期间,对当时日本的新闻教育体系进行深入研究。归国后,他与时任复旦大学文学科主任刘大白先生结缘,共同致力推动国内新闻教育的进步与发展。他撰写的《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简章》对复旦新闻甚至全国新闻传播学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  1929年,谢六逸出任首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。在主持新闻系工作期间,他针对学制、招生、培养目标、教育计划、课程设置、教学环节等方面作了系统设计。他在教学中严格认真,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使命感与专业能力,注重学生的“史德、史才、史识”教育。

  据悉,在抗战期间,谢六逸接手的第一份刊物是《立报》副刊《言林》,主要面对的是青年及文化阶层,他秉持短小精悍的办报原则,倡导“五分钟能知天下事”,先后刊登了陈毅、何香凝、施复亮等撰写的文章,深受读者喜欢。对此,巴金作出这样的评价:“在《言林》里,大半是时代的呼声,而且是青年的呼声,我们读它们才不会忘记(自己)是什么时代的人。”

  贵州出版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王焱认为,《谢六逸全集》(20册)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,全集是谢六逸先生智慧与心血的结晶,集中呈现其学术脉络与思想,展现了谢六逸先生的“传奇人生”。谢六逸先生之孙谢军表示,谢六逸先生一生致力于新闻教育和实践的结合,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,《谢六逸全集》(20册)出版不仅是对他个人学术成就的全面展示,更是对中国新闻学历史的一次珍贵回顾和传承。

  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谢念表示,沪黔两地情谊深厚,《谢六逸全集》(20册)的发布搭建起沪黔两地新闻出版与文化交流的桥梁,期望传承和弘扬谢六逸先生的新闻教育思想和为人为学为师的精神。他期待未来与上海市委宣传部、复旦大学进一步深化人文交流、集中攻关研究和人才培养培育等方面的协作。

 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指出,作为复旦新闻系首任系主任,谢六逸的工作奠定了复旦大学新闻教育的基础。他倡导理论与实践结合,推动教学正规化,强调新闻记者须具备史德、史才、史识,这一观点放在当下看,仍然有着非凡的生命力。据悉,谢六逸是贵州贵阳人。陈志敏表示,谢六逸先生连接着贵州与复旦大学,希望未来双方共同努力,传承和发展谢六逸先生的新闻教育思想,培养更多优秀的新闻人才。

  “庶几润泽报章,指导社会,言而有文,行而能远。”谢六逸先生的新闻教育理念,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他认为,新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能够矫正时弊、指导社会的专业人才,既要有深厚理论基础,又需要具备优秀实践能力。谢六逸所倡导的新闻价值观和教育方法论,为中国新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。

  《谢六逸全集》(20册)既是一部经典之作,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。谢六逸先生为复旦新闻教育钉下了“第一粒扣子”,奠定了复旦新闻乃至全国新闻教育的基石。“《谢六逸全集》(20册)能帮助人们进入谢先生的世界,我发自内心地敬佩他的勇气、眼光、担当和才识。”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在《全集》序言中表示,今天遇到困难的时候,回过头来细细品味谢六逸先生的文字,仍然可以从前辈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,让历史照亮未来,请先贤启示明天。(完)

【编辑:叶攀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【两会声音】第二场“部长通道”回应社会热点关切

刚开始时,李朝伟还要敷衍一下,日子久了,嫌弃父母唠叨,李朝伟以住房条件紧张为由,诱导父母搬到旧居,并有意无意地在父母面前谈论家里的经济困难。看到儿子为经济烦恼,年过七旬的父母竟然再次踏上“创业”之路以补贴家用。于是在华蓥城区出现了荒诞一幕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走街串巷捡拾废旧纸板,一位佝偻身板的老翁在城郊空地上种植蔬菜。这样的日子,李老汉夫妇一过就是十余年,但让他们想不到的是,家庭经济“紧张”的李朝伟早已利用赃款在外地购置3套豪宅、商铺。

阿玛尔赛汗祝贺中方成功举办第三届“环喜马拉雅”国际合作论坛,祝贺西藏取得重要发展成就,愿同西藏加强人文及生态领域交流。阿玛尔赛汗表示,蒙中关系保持密切发展势头,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,特别是两国经贸合作为蒙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。蒙方对蒙中关系发展深感满意,对两国关系的未来充满信心,将坚定奉行对华友好政策,尊重彼此核心利益,推动两国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。蒙方高度重视呼日勒苏赫总统来华出席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,相信这将有力推动两国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。(完)

哈尔滨市委政法委二级巡视员李光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

中信所表示,今后将进一步对科普期刊评价指标和流程进行优化和完善,建立更加科学、合理、全面的科普期刊评价体系,支撑科普期刊的高质量发展。

多国驻华使节走进中国中车 近距离感受高铁研制

十年间,中国与150多个国家、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文件;有关合作理念和主张写入联合国、二十国集团、亚太经合组织、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国际机制的成果文件。

超5000列!前9个月阿拉山口口岸中欧(中亚)班列通行数量创新高

来自台湾世新大学的苏伟恩表示,非常高兴来到北京大学再次与好朋友们会面。“上个时代是‘美国梦’,我相信这个时代是‘中国梦’”,他希望毕业后可以来北京发展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